
1至3年级中秋节古诗
1、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fēn fāng)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qiáng wēi)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mù)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tán)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1至3年级中秋节古诗)。
2、 中秋节: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传统文化中,月亮和太阳一样,这两个交替出现的天体成了先民崇拜的对象。在二十四节气“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在历史发展中历法融合,使用阴历(夏历),后来将“祭月节”由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
3、光阴苒苒这窗月已几盈几虚,清光千年依旧世事不同今古。
4、答: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5、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园旁边。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头水馆前。向着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乡在哪里,向着东南方向看见月亮又圆了好几次。昨天的风吹过没有人理会,今晚清美的风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6、我和从弟在南斋高卧的时候,掀开窗帘玩赏那初升的玉兔。
7、寻找含有“风、月、思、秋”四个字(任意一个或几个均可),并与“孝敬、友善、节俭、诚信”四个主题任意一个契合的经典古诗。
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10、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1、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庄舄思越之苦。
12、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____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3、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14、《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5、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16、“异”上面是“巳”不是“已”,更不是“己”。
17、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18、 诗会前期,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中秋的来历,习俗;搜集整理关于中秋的诗词、诗歌;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背诵诗歌,配上音乐,练习朗诵。
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0、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fǎngfú)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做风吹来,我就翩翩(piān)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
21、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形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