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雨的诗句和赏析
1、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秋渐老、蛩声正苦,夜将阑、灯花旋落。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记得当初,翦香云为约。甚时向、幽闺深处,按新词、流霞共酌。再同欢笑,肯把金玉珠珍博。(关于雨的诗句和赏析)。
2、春雨让人喜,春雨有时也含愁。秦观这首诗没有一个愁字,也没有一个雨字,却全篇都在写春雨与春愁。
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雨后池上》宋:刘攽
4、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
5、柳永不仅是词作大家,且是一位绘画大师。而眼前这位手执丹青竹毫曾绘制了无数经典难忘的自然秋景的绘画大师,面对“情绪萧索”“一片闲愁”却“丹青难貌”了。这充分表现了羁旅在外、孤馆回梦的词人离情之深、离愁之浓。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
7、春夜风雨,诗人醉酒浓睡,清晨醒来,却问卷帘而来的丫鬟,屋外的海棠花可好?
8、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志南:《绝句》)赏析: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仿佛是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风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心旷神怡。与“雨”有关的诗句和情感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独尝悲伤与雨有关的古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洪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感情,咏歌不足以表达,所以诗人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表现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13、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释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14、整首诗贯穿着白居易的大、简、妙风格,虽是写爱情,写思念,但不像多数爱情诗一样婉约,它大气、又不失细腻,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情感之至,一种浑然天成。这首诗不是唐代所流行的工整的今体诗,它共有七句话,前四句大量的重复用字,也并不合乎诗歌的习惯。
1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赏析: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6、尘浥多人路,泥归足燕家。可怜缭乱点,湿尽满宫花。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8、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19、春雨无声,滋生万物;春雨沥沥,落尽百花。春之雨水,让人喜也令人愁,它入诗又是什么样的光景呢?它是“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它是“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它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0、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21、立在墙头的叽叽喳喳的鸟鹊羽毛仍湿,楼外远处不时传来几声低沉的雷声。
22、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23、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24、赏析:“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
25、这样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
26、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27、译: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表达诗人对雨夜的赞美之情。
28、唐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释义:南朝修建的那么多宏伟壮观的庙宇楼台如今都繁华不再,表达了万事万物经不住历史长河的洗涤,终为土灰。
29、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点点滴滴。
30、 “卧看星河尽意明”一句化用杜牧的“卧看牵牛织女星”,只是没有小杜诗句的寂寞感,而是兴致盎然。“尽意”二字,不仅描绘星河的明澈,更赋予星河以生命,让它充分绽放光彩,也采报答雨后的新睛。
31、解释: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32、秋风秋雨愁煞人。深秋时分,最是人心苦闷之时,看到万物凋零,一切都要归于沉寂,心内自然是不好受的。纳兰自幼体弱多病,他一直身患寒疾,总是会因为天气变幻无常,而卧病在床。
33、早春的雨,触之无感,似有还无,到春深时,春雨也能细细聆听。诗人通过杏花春雨描画春光,却也用这明丽的景衬托着心中的情。
34、赏析:写山中溪流:荆溪蜿蜒穿流,溪水清浅,因溪水冲刷而泛白的石头星星点点地露出水面。
35、天街小百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唐:杜甫
37、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8、赏析:粘天芳草,千里萋萋,极目所望,古道晴翠,而思念的人更在天涯芳草外,闺中人的心也轻飏到天尽头了。
3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0、(5)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41、唐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释义: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42、解释: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更胜天空的碧蓝,在彩绘的船上听着雨声入眠。
43、春天走在白堤上,澹澹的湖水就在你的脚边,你仿佛走在水面上;初春的柳枝如烟如雾,如丝如缕,飘拂在你的脸上,使你心中涌生无限温柔无限爱,你像在梦境、在仙境。当春天走在白堤上时,你就更能体味到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感觉和心情了。
44、颈联用叙事抒发雨睛的喜悦。“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写雨后微凉引起睡意,雨后新晴牵动诗情,但诗情胜过睡意。“尽取”“微凉”“稳睡”“急搜”“奇句”“新晴”这六个带修饰语的词,使两个记事诗句具体可感。“供”字写自然给人的提供,“报”字写人对自然的报答,这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45、梧桐树,一声一声霰雪鸟的悲鸣,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你的面容浮现在苍蓝色的天空之上。关于雨的古诗,意思和背景都要(杜甫·春夜喜雨)
46、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47、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
48、赏析: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深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
49、宋志南和尚《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释义: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50、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wéi)盗贼。
51、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
52、因“思”而夜阑不能成眠,于是更真切地感知到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此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战争风云及壮年的军旅生活。
5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赏析: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54、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潜移默化、滋润洗凝而成……2)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55、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56、赏析: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它又摇落春花,带走春光,因此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57、西湖花时过后,残红狼籍,常人对此当是无限惋惜,而作者却赞赏说“好”,确是异乎寻常的。
58、赏析:乌云开始从皤溪上起来,太阳从西城外的慈福寺阁后沉落下去。周围的群山,雨意越来越浓,大雨即将到来,城楼上,已是满楼的狂风。
59、表达的情感: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60、公元1123年(宣和五年)陈与义担任了太学博士,受到了皇帝的器重,也许觉得自己可以施展才学,因而心情略有变化,面对夏末秋初,天气转晴,骤雨方歇,写下这首《雨晴》诗。
6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62、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润泽,连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细雨中草色微绿,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63、表达的情感: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
64、唐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释义: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65、在善于领略自然风光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
66、我们再来看一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67、宋代徐俯这首《春游湖》我很喜欢,前两句用一个“蘸”字将桃花临水而开的姿态写得鲜活非常。后两句也写得非常经典:春雨绵密,春水上涨,断桥不渡,一只小船从柳荫处缓缓荡出。寥寥数语中,别有一种清新动态的诗意在其中。
68、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9、宋文天祥《过伶仃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释义: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70、 此诗作者抒发的情怀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也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1、 颔联“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里,诗人的视线,由于鹊叫自然地由仰视转为平视,描写由形为主转声为主。“犹湿”,既写出雨后初晴,又表现了鹊的情态活泼可爱。下句,随“残雷”的低响,描写形声兼顾转以写声为主。“气未平”三字写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这一联,鹊能“语”又有“衣”,雷能“残”又有“气”,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诗句富有生气。清脆的鹊语与低沉的残雷形成对比,和谐一致,交织成一首雨晴时大自然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