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的名言
1、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孔子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的名言)。
3、(解读)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最后一个“知”(zhì):聪明。
4、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5、——英国谚语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6、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7、学习并且不断温习,是件愉快的事情,有远方的朋友来做客,是件让人快乐的事,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呀!
8、——爱默生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 格言大意: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这是鼓励人奋发有为,努力进取的警句。一个人要想事业有成,就要不畏困难,时刻自我激励,永远自强奋进。
11、——肖伯纳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
12、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13、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生,却需要一世的胆识。。
14、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15、解释: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人生有两出悲剧,只要你充分利用,能给天下不幸者以欢乐。
1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19、欢迎原创投稿,打赏全归作者,阅读量大另有稿酬。
20、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
2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2、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3、——塞涅卡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
24、(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2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26、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27、——谚语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我们如能正确地运用它,一次足矣。
28、价值判断的限制。这些名言都饱含哲理,也体现题目的价值导向。它们各有对“生命”的理解,比如孔子的话语在向世人提倡“以人为本”,比如孟子的名言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又如陶渊明的诗句在劝勉后人珍惜时光……这样的语句,都有着具体的价值导向,告诉我们怎样理解生命,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不论选择哪两句组合,都要求考生认真思考、反复揣摩其中的旨意。
29、光阴荏苒,战争的烟云早已离去,在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生命,多么宝贵的财富啊!当再次谈到它时,除了像陶渊明那样坚持珍惜生命、及时勉励自己之外,也需要一种关怀社会的责任心和大我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做到了对生命的尊重,我们在暮年回首往时,才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3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2、(解读) 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醴(lǐ):甜酒。
33、(解读) 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锲(qiè)、镂(lòu):雕刻。
34、君子不会根据言论推举选拔人才,也不会因为某人有缺点错误而废弃他的言论。
35、首先,中国古代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即人生的哲学。梁启超说:“中国先哲虽不看轻知识,但不求以知识为出发点,亦不求以知识为归宿点,直译的philosophy,其涵义实在不适于中国,若勉强用之,只能在头上加个形容词,称为人生哲学。”中国轴心时代的哲学思想,更关切人和人类的命运,着重在动荡的时代为人生找到安身立命的支撑。冯友兰先生说,“中国儒家,并不注重为知识而知识,主要的在求理想的生活。求理想的生活,是中国哲学的主流,也是儒家哲学精神之所在”。因此,中国古代哲学从一开始就是关注人的哲学,然而,这不等于说中国没有本体论,只有人生哲学。其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中国传统哲学,它所表达的对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的渴求与关怀,正是中国古典式的、博大精神的本体论追求。按照台湾大学傅佩荣先生的说法,中国与古希腊对人的哲学关怀不同之处在于,古希腊哲学是从本体论出发,在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中观照人;而中国古代哲学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认为,宇宙同人一样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从这一点上讲,中国古代哲学也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关注对人的终极关怀。
36、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37、(解读)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38、从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研究中看轴心时代的哲学精神
39、 格言大意: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积累起来,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句话不仅强调了积累的可贵,还告诫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40、 格言大意:人一定要自爱,而后才能被他人所爱;人一定要自尊,而后才能被他人尊敬。这句话强调了人要自尊自爱。自尊自爱,就是在品格、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
41、 格言大意: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这句话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讲的道理是相通的,都强调要有忧患意识,不能贪图享乐。
42、解释: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43、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