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光节俭的名言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2、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3、不择手段地追求高级物质生活的人,他的思想品德,必然是低级的。——潜夫(司马光节俭的名言)。
4、奢侈会破坏人们的心灵纯质,因为不幸的是,你获得愈多,就愈贪婪,而且确实总感到不能满足自己。——安格尔
5、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6、这个不知好歹的青年后生说:如果金钱是圆形的,为的是让人滚动吗?对于浪费的人,金钱固然是圆的;可是对于节俭的人,金钱是扁平的,是可以一块块地堆积起来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7、司马光婚后三十多年,只娶了妻子张氏一位夫人。张夫人一直没有生育,一天,她偷偷买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想给司马光做妾,被司马光拒绝。还有一次,司马光去探望岳父岳母。当时岳母和妻子张夫人又偷偷在他的卧室安排了一个漂亮丫鬟,他看到后又坚决拒绝。众人都对他这种高尚的品格赞叹不已。
8、——谚语节约时间就是延长生命。——谚语节约时间胜过储存金银。
9、对于王安石在个人经验上,他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为此皇帝在召开总结大会上司马光应该是在场的,他作为王安石的一个反对派,对这件事情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看到更透彻。
10、做祖辈的人,没有不想着为后世子孙谋利的,然而真能为后世子孙谋到利的人很少。为何呢?如今为后世子孙谋利的法子,不过是尽可能广泛地积累产业来留给子孙,使田产广大连接阡陌,房屋店铺多得跨越坊巷,粟米麦谷充满粮仓,金钱丝帛装满箱奁。不知满足地求取财货,怡然以为能够供应子子孙孙用上好几辈子也用不完了。然而不知教导子女做人的正道,以礼法治理家庭。自己在数十年间,辛勤劳作苦苦积累起来的财富,子孙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因为用度奢靡,游荡无度而散去,反而嘲笑父祖愚笨不懂得娱乐,又埋怨父祖吝啬,对他们没有恩宠,而苛待父祖。开始是以欺瞒哄骗的手段窃取家巾的财物,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实在不够就立字据向别人借钱,打算等父祖过世后就偿还。看他们的意思,几乎是唯恐父祖长寿。更严重的,甚至父祖有病不给予积极治疗,暗地里毒杀父祖。这样一来,原来所采取的为后世子孙谋利的行为,恰恰助长了子孙的恶行,甚至为自己招来了灾祸。
1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12、俭以寡营可以立身,俭以善施可以济人。——名言出自于: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13、再严厉的法律也不能让浪子回头、挥霍者节俭、酒鬼清醒。——英国zz改革家和道德家塞·斯迈尔斯
14、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5、译文: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劳,居家生活俭朴。
16、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17、注释: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⑵粟:泛指谷类。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⑸犹:仍然。
18、大意: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无不是兴于勤俭,亡于奢靡。
19、别人都讥笑我固执,不大方,我不把这作为缺陷,回答他们说:孔子说:与其不谦虚,宁愿固陋。又说:因为俭约而犯过失的,那是很少的。又说:有志于探求真理但却以吃得不好,穿得不好,生活不如别人为羞耻的读书人,这种入是不值得跟他谈论的。古人把节俭作为美德,现在的人却因节俭而相讥议,认为是缺陷,嘻,真奇怪呀!
20、注释:①本篇题为“咏史”,实系伤悼唐文宗逝世之作。诗作于开成五年正月文宗逝世后。②《韩非子·十过》载,秦穆公问古明主得国失国之由,由余对曰:“臣尝得闻之矣,常以俭得之,以奢失之。”③沈约《宋书》载,武帝时宁州献琥珀枕,时北征需琥珀治金疮,即命捣碎分付诸将。④《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魏惠王向齐威王夸耀他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威王说自己所珍贵的是贤臣,“将以照干里,岂特十二乘哉”!得真:全诗校:“一作待珍。”⑤青海马:一种产于青海湖的杂交马,据说能日行千里,喻可任军国大事的贤才。
21、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世要论》》
22、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3、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先秦《易传否》
24、释义:生活节俭,不放纵欲望就会走向昌盛,过度放纵欲望就会导致灭亡。
25、孟母日:此真可以居于矣。遂居之。孟子幼时,问:东家杀猪何为?母日:欲啖汝。既而悔日:吾闻古有胎教,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乃买猪肉食。既长就学,遂成大儒。
26、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王永庆
27、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么,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林斯基
2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唐〕李商隐《咏史》
29、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列传第褚遂良》
30、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能够养气也。——罗大经
31、6:能力是一个人的长度;勤奋是一个人的宽度;善于抓住机遇构成这个人的高度。长度、宽度、高度的乘积,就能算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容量。